搜索
您想要找的
学校全称: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标识码:4131012799
欢迎
在读学生
教职员工
建桥校友
意向考生
求职应聘
社会公众
图书馆
工作台
EN
建桥概览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学校章程
决策机构
领导班子
校长
常务副校长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办学沿革
学校大事记
统计公报
所获荣誉
机构设置
二级学院
商学院
机电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健康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职能和业务部门
党群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教育
专业硕士联合培养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学术科研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国际、港澳台交流
招生就业
全日制本专科招生
非全日制及非学历教育招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业服务
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
建桥故事
首页
建桥故事
教师
学生
教师
雷锋在建桥 | 周智明:荣誉该留给年轻人,但奉献没有年龄限制
简介:周智明同志,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2024年度“教职工雷锋奖”获得者。2007年,周智明同志入职建桥,曾担任辅导员、学院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学院党总支书记等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甘为孺子牛,以校为家。踏实肯干是领导们对他的印象,解决学院疑难杂症和极难愁盼的事更是他从未停止的工作,“站好第一班岗把好最后一道关”是他数年不变的情怀。在评奖评优的会议上,总有个身影默默退到角落。“我这把年纪要这些做什么?不如让年轻人带着它评优晋级才紧要。”这种“退让”并非首次。类似的话,艺术设计学院的周智明书记说了很多次。自2007年进入建桥学院,这位拿过省级劳模证书的老教育工作者,从东北黑土地来到黄浦江畔,在机电系辅导员岗位从头开始干起。当学院评优争先时,他总把机会让给年轻教师,自己却常在节假日带头值班,“站好第一班岗,把好最后一道关”。今年党委会上,班子成员集体“逼宫”,要他参评“教职工雷锋奖”,这一次,他没能拗过那些追随他十余年的同事们。“雷锋奖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多年来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服务理念的肯定。不仅仅是我,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职工。”01五十岁,正当拼
2025-03-27
雷锋在建桥 | 施一煊:做一朵“凡”花,成就一片“繁”花
施一煊,中共党员,教育学院的党建中心秘书处部长,学前教育B21-2班团支书。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奖学金、第三届“谁的青春不奋斗”上海高校学生故事讲演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上海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成果展示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2023上海学校共青团微团课交流展示二等奖、 “中国故事大赛 双语中国”2024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中文赛道一等奖、2024“华文奖”全国大学生文旅创作大赛文案创作赛道一等奖、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金奖等称号。“没有一朵花,一开始便是花;也没有任何一朵花,直到最后也仍是花。”她是崇明土布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她正努力让崇明土布让摆脱箱底沉寂的命运,变成永远处于正在生成状态的文明之花。她从受助者变成点灯人,将志愿服务红旗,插到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之上,把绘本送到西藏错那县孩子皴裂的小手中。她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好榜样,她的学习成绩从班级第一进步到年级第一。这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叫施一煊,获2024年度雷锋金奖。她以平凡之心,书写不凡青春;她以点滴行动,编织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锦绣画卷。非
2025-03-25
雷锋在建桥|戴智明:耕耘教坛 敬业爱生 追求卓越
戴智明作为上海建桥学院2004级第一届毕业生,留校以来,默默耕耘20载,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戴老师坚持“教书以立人,育人以修德,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心”的原则,从课堂教学、学生指导到教学管理,做到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以学生为本,默默付出。其在各方面的优异表现,让他获得校级雷锋奖、清云奖、匠心典范、师德标兵、优秀系主任等多个荣誉称号。党员教师践行雷锋精神,岗位之上树先锋典范刚留校时,戴老师在邵继涛和范新民两位老师身上,深刻领悟到教师无论身处何岗位,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上,他做实验准备工作时严谨细致,不放过丝毫细节,力求完美。课堂上,凭借扎实的实践能力,精准助力学生完成实验,这段经历为他未来的教育工作筑牢根基。2018年,戴老师开始主持计科系管理工作,作为一名管理新人,刚接手便碰到审核评估这一重要任务,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但戴老师没有丝毫退缩,迅速开启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模式。大到系里的整体发展规划,小至教学管理中的细微琐事,他都逐一剖析,深挖每项事务背后的底层逻辑。结合计科系当下的实际需求与长远发展目标,他精准明确了短期攻坚任务与长
2025-03-14
雷锋在建桥|王培雨:用爱织就温暖,用行镌刻担当
凌晨1点23分,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的走廊早已沉寂,唯有一盏灯倔强地亮着。王培雨伏在案前,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着她眼下的淡青。突然,手机震动划破寂静——“老师,你今晚值班吗?我想找你聊聊”她疲惫的目光瞬间凝聚,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出:“我在,随时可以。”这是她四年来回复的第n条深夜短信。作为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的辅导员,她的微信从不设置免打扰模式,“永不关机”不仅是职业习惯,更是刻进骨子里的责任。自2020年入校以来,她带班2019级护理学、2020级护理学、2021级护理学专升本、2022级健康服务与管理、2023级护理学5个年级,连续4年带班新生班级,2022年更是同时带班新生与毕业班级。带班早晚自习约500天,与学生谈心谈话约3000余次,她用行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2020年8月,王培雨入职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彼时的学院如同未完工的拼图,她一人挑起9项职责:辅导员、党总支组织委员、心理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奖助负责人、TA学习支持中心负责老师、就业指导、党建中心指导老师、留学生公寓住楼辅导员负责人……“我的父亲是伤残退
2025-03-14
雷锋在建桥 | 蒋成凤:在三尺讲台上播种雷锋精神的“火种”
蒋成凤:女,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主席,《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曾获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赛三等奖,上海建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学奖、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初春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上海建桥学院二教110教室,商学院会计B23-3班和4班的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台上蒋成凤老师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同学们,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历史的总结,更是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重要指南。” 蒋老师的神情温和而专注,温柔的语言传递着一种信念: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启迪。今年45岁的她,已扎根教育一线18年,并荣获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金奖”。当被问及荣誉时,她摆摆手笑道:“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思政教师,只想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坐得住、听得懂、受启发’。”从“知心姐姐”到“思想领航员”:18年教育情怀的坚守 自2007年进入学校初任辅导员以来,蒋成凤老师就像大姐姐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新生刚入学,她便主动找学生谈心,耐心倾听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忧,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学生们在学习上遭遇难题时,她及时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生活
2025-03-13
雷锋在建桥 | 徐光硕:教育者的勋章别在学生心上
徐光硕:中共党员,商学院办公室主任兼学院党委宣传委员。入职建桥以来历任思政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建中心指导老师等职。曾获“上海建桥学院优秀社区工作者”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等称号。清晨的阳光洒进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的办公室,徐光硕正伏案整理着新学期的工作表。桌角的绿萝郁郁葱葱,桌上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父亲穿着旧衬衫站在乡村讲台上的模样。“父亲用40余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他笑着说道。今年36岁的徐光硕,刚刚荣获“雷锋金奖”,他说更愿称自己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乡村讲台到大学校园:父亲的接力棒交给了我 “记得小时候,父亲背的提包里总是装满学生交的作业本,他说‘每个字都是孩子们的未来’。”徐光硕的眼里闪着亮光。2016年,当乡村教师父亲退休那年,他带着父亲的叮咛和一本《雷锋日记》,走进了上海建桥学院的校门。 初任思政辅导员时,他常在深夜翻看学生档案,把每个学生的情况熟记于心。有个叫小李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却总躲在角
2025-03-10
立业桥 | 一年发表3篇C刊论文,宋纯花的经验是?
人物简介: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翻译,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专职教师。公开发表核心及普刊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两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021)、《英语应用文写作教程》(2021);发表专著两部:《美国犹太文学研究》(2023.8 线装书局)、《当代大学英语翻译与教学实践研究》(2024.8 现代出版社);合著一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研究》(2021);2021 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论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在 2023 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学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近日,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副教授宋纯花,在CSSCI期刊(简称“C刊”)《传媒》发表《比较视域下中美文学交互与传播研究》一文。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她在2023年下半年连续发表的两篇C刊文章——《英美文学经典中的人文思想探析》与《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尚不足一年。CSSCI期刊,即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
2024-10-23
党的召唤是我一生志愿 ——记原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蒋威宜教授
人物简历蒋威宜,女,1949年1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1993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硕士研究生),1992年5月至1992年12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斯•波因特分校访问学者。1982年1月至1994年8月,华东师大数学系辅导员,数理统计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校党委委员,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94年8月至2009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9年9月至2015年6月,担任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任上海建桥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2019年12月至今,任上海建桥学院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社会兼职: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全国民办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徐汇区人大代表。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标兵、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领衔)、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1-04-22
教师雷锋金奖系列报道① 施荣瑜:立足岗位学雷锋 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施荣瑜,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现任学校人事组织处副处长、组织部副部长。原东华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2019年获校“清云奖”,2020年获教师雷锋奖。2011年入职建桥以来,施荣瑜常在办公室忙到深夜九、十点。还有一年,69岁的他就要二次退休了,即便过了退休年龄,他依旧像刚参加工作时,付出不随年龄褪减热情与精力。吃亏是福 服务他人年轻时,在部队因为学习技术刻苦,军事技术素质好,以及默默做了不少好事,像是清洗全班又油又黑的擦炮抹布,为班里的同伴补鞋,他被点名作为优秀典型向全连作学雷锋经验交流。那是施荣瑜第一次与自己童年英雄雷锋的名字相联。他清楚记得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自己在学校小礼堂站着听校长报告雷锋事迹。他觉得雷锋和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这些英雄不同,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这是一位人人可学的英雄。23岁退伍后,他被推荐到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深造,学习机械制造。施荣瑜毕业后,又获得留校在教研室做助教的机会。没多久,听说学校辅导员青黄不接,急需人手。周围的同事都不愿离开教学岗。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施荣瑜决定服从组织借调安排。一年后,他因
2021-03-04
王邦永:民办教育事业中一颗亮眼的明星
王邦永,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投身民办教育助力学校发展刚加入上海建桥学院的王邦永,和很多职场新人一样,工作基础薄弱且工作内容繁杂。由于学校建校才5年,他所在的办公室,包括行政、宣传、后勤、保卫、档案等,同事不过七八人,但学校刚刚升格本科,发展要上台阶,对于每个教职工而言,身上的担子都不轻。任务多,他就以校为家,将晚上和周末的大量时间用来工作。2009年年初,因工作能力突出,王邦永被借调到上海市教委办公室挂职一年,主要负责撰写信息稿、审核稿件等工作。2009年底,圆满结束挂职期任务,正待返校的王邦永,却收到了教委的紧急“召回令“。2010年世博会即将召开,而教委也需要吃得起苦、做事踏实、办事稳重的工作人员,负责世博来访接待,王邦永不负期待,顺利完成各项任务。2010年底,早已能独当一面的王邦永,返校后担任校办副主任。他先后分管行政、信息化、宣传、文明创建等工作,校办也先后成立了宣传科、企划设计、信息化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后勤保卫科、医务、综合档案室、车队等。他积极推动学校服务型部门建设,规范办事流程,公开办事指南,多个条线的工作开展,倾注了他大量时间和心
2021-02-24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3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4
跳转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