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学校全称: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
招生代码:12799
欢迎
在读学生
教职员工
建桥校友
意向考生
求职应聘
社会公众
图书馆
工作台
EN
建桥概览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学校章程
决策机构
领导班子
学校校长
学校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办学沿革
学校大事记
统计公报
所获荣誉
机构设置
教学单位
职能和业务部门
党群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教育
专业硕士联合培养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学术科研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国际、港澳台交流
招生就业
全日制本专科招生
非全日制及非学历教育招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业服务
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建桥要闻
建桥要闻
院部动态
人物
专题
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获佳绩
日前,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脱颖而出,凭借优秀作品《文明长衍·梦游百年》荣获全国三等奖,展现了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本次微电影展示活动共有1006所高校参与,共提交3134部微电影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长视频组和短视频组多个奖项。我校有10支队伍积极参赛,其中,由朱漪、杨爱国、杨健老师指导,赵正祥、蔡烨箐、邢竞予、季思贤、张祎炘、张宇辰、曹嘉仪7名同学共同创作的《文明长衍·梦游百年》,荣获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该作品以新颖的视角和创意,通过年轻人的游戏元素,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历程,引导观众思考青年一代在历史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此外,在近日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决赛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样表现出色。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7所高校的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项目数近2.5万项。我校共有7个项目晋级国赛,并斩获1项银奖、3项铜奖和3项优胜奖。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推送的《向“新”而行“质”焕新生
2025.01.17
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师生团队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斩获佳绩
在2024年12月28-30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世赛选拔项目)机电一体化比赛中,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的师生团队以卓越的表现和非凡的实力,赢得广泛赞誉,取得骄人成绩。机电学院王帅老师携手机制专业学生陈义阳、李宗善,经过激烈角逐,分别荣获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的佳绩,成功晋级上海集训队。参赛学生均来自机电学院与上海市环境学校联合打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工程中本贯通班。这一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培育技能大师,为学生提供从专科到本科的连贯发展路径。通过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方位锤炼,学生们在理论储备和实操能力上表现出色。这种以精湛技艺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模式,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成果。(王帅)(李宗善一)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技能较量,更是对上海市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推动。比赛旨在为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同时储备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比赛,我校与其他高校及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参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技能竞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2025.01.17
首批!建桥入选新时代上海学校弘扬教育家精神典型工作案例
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公布了“首批新时代上海学校弘扬教育家精神典型工作案例”名单。该项目覆盖到全市教育系统,我校外国语学院申报的《榜样的力量促民办高校教师教育家精神培育》工作案例成功入选。外国语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目标,以榜样教育为路径,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形成“科学选树、示范宣传、典型培育、榜样引领”四维协同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引领力和推动力,召唤教师点燃精神传承的“星星之火”,引发专业修炼的“链式反应”,产生躬耕教坛的“辐射效应”,促进民办高校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塑造与提升,进一步丰富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为了发掘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严格按照各类评奖评优既定评比标准、程序进行审定申报,结合日常表现、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选树一批群众认可的典型代表,推动学院其他教师将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道德协同推进,使“立德”规范与学生个性培育和全面发展相得益彰,切实肩负起“树人”使命。(学院党委开展七一表彰活动)学院创新宣传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稳妥把握典型宣传推介的时、度、效。学院在官网、官方
2025.01.17
学校、社区、企业共建实训课程,新闻系学生创意作品引爆300万流量
新闻系坚持“专业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新领域,推进产教融合新方式。近日,以“玩转临港·我眼里的顶科美食”为主题的短视频大赛暨《媒体业务实训》课程汇报在学校成功举办。此次大赛不仅是青春与产业的对话,美食与创意的融合,更是产学合作培育创新人才的生动案例。“玩转临港·我眼里的顶科美食”短视频大赛,于12月6日至25日举行。由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主办,南汇新城镇顶科社区和南汇新城镇团委承办,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上海耀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据耀语传媒创始人孙运发介绍,大赛设置多个奖项和丰厚奖金,吸引了400余位师生和社会自媒体达人积极参与,短视频作品在抖音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近600万。作为协办单位之一,新闻系在大赛筹备阶段与主办、协办单位进行多次沟通协调,将“大学生自媒体创新创业大赛”与“媒体业务实训”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新闻系副系主任、《媒体业务实训》课程负责人朱佳伟介绍,本次活动由骨干教师团队指导,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和行业,以年轻视角和专业制作,创作“探店”视频,展现临港顶科社区的活力与烟火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220余名学生参赛,创作了160余条短视频,累计
2025.01.15
学校两名教师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2024年度“晨光计划”项目入选名单。我校青年教师吴燕菡和刘晓甜的项目入选。吴燕菡及其所在团队的《基于考古溯源的多产地珍珠宝石学及生物学表征研究》项目,立足于自然科学领域。该项目主要以不同地区产出的珍珠为研究对象,融合宝石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优势,采用现代珠宝测试技术和DNA测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台线性判别分析对现代珍珠的产地进行区分,为探究中国古代珍珠的来源、管理和使用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刘晓甜及其所在团队的《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江南舞蹈美学研究》项目,则深耕于人文社科领域。该项目以生态美学为出发点,结合文化地理学、传统思想、诗词绘画等,对江南舞蹈美学进行系统研究,为舞蹈艺术与生态美学之间架起一座学术研究的桥梁。晨光计划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门设立,用于资助本市年龄在3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该计划旨在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一批未来的教育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撰稿:施楠 审核:奚丽君)
2025.01.15
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代表团访问上海建桥学院,共促教育合作交流
1月9日,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校长顾问Mr. Natthaphon Santhi教授和高海洋教授带领师生代表团访问上海建桥学院,开展友好交流。此次访问目的旨在加强两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师生间的文化互鉴,进一步促进中泰教育合作与友谊的深化。据悉,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是泰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公立大学,创立于1969年,是一所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首批推荐院校。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共有6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硕士、博士专业。清莱大学是湄公河大区域(GMS)、亚太——中国东盟区域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欢迎仪式上,全体建桥师生满怀热情地迎接了泰国客人的到来。对外交流办公室陈栋鑫副主任在致辞中,对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的卓越声誉表示赞赏,他指出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首批推荐的优质留学院校,在国际教育领域有着卓越声誉,其悠长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显著的学科优势,为泰国乃至全球社会培育无数人才。同时,同时,陈副主任还简要介绍了上海建桥学院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我校作为上海市首所获留学生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在国际合作办学领域的突出成绩。建桥商学院院长高
2025.01.11
上海建桥学院成功入选首批试点开展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的高校名单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首批试点开展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的高校名单,全国共20所,上海建桥学院成功入选。学校党委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学校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事组织处牵头抓总、各个部门协同配合、各级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动的人才工作格局。学校把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学校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立高线、明底线、抓长线,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要求贯穿到人才引进、培养发展、职称晋升、考核评价、评奖评优等工作全过程。持续多年开展师生师风专题建设月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开展政治建设“思想铸魂”行动、规则立德“固本强基”行动、榜样引领“典型赋能”行动、以案明纪“警钟长鸣”行动。开展骨干教师国情研修活动,学校的雷锋馆、国政馆、党建馆三馆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的重要
2025.01.11
建桥获评全国易班优课优秀十佳案例
近日,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12月全国易班优课优秀十佳案例评选结果,建桥《学生网络思政大讲堂》项目荣获此项殊荣。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工作,紧扣时代脉络,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以新技术赋能思政工作,构建有创意有内涵有温度的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围绕“搭建平台矩阵”“提升优质内容” 等关键环节,开启网络育人新篇章。依托学校“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学校开设了网络思政专题栏目,打造了朋辈互助的新平台。学校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形式,推出了“学生网络思政大讲堂”,以小视角讲述大故事,开展理论宣讲6次,实现了“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学校将新思想、新政策、党史故事、校园文化等内容,以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青年群体,让“小活动”彰显“大作为”,真正实现了朋辈引导思政领航。未来,我校将继续让思政工作主动权“抓得牢”,让网络育人新阵地“靠得住”,让网络思政教育更加“入脑入心”,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将再接再厉,持续发挥易班优课的育人功能和优势,依托学校易班工作站打造更多吸引学生参与的优质活动,不断提升我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感召力、引导力,
2025.01.10
创建产教融合型大学,助力产教城深度融合——上海建桥学院产教融合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新年伊始布新局,产教融合展宏猷。1月7日,上海建桥学院迎来了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首批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启动大会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标志着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产教融合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同时也为助力临港新片区产教城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副处长庄青松、高科处副处长傅张杰,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赵东辉、校长朱瑞庭、校党委书记杨伟人、建桥教育集团总裁周天明,以及全体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系主任,首批试点项目合作企业领导等出席了启动仪式。会议由校长助理王邦永主持。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赵东辉在致辞中,对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方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产教融合是上海建桥学院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必由之路。自学校颁布《向产教融合型大学转型行动方案》以来,全校师生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全力推动产教融合转型试点,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赵东辉代表董事会对学校下一步产教融合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对产教融合项目经费、人员、场地优先支持保障;二是要将产教融合试点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科学精准压实责任;三是要对
2025.01.09
学校举行全体中层干部(扩大)会议全面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1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全体中层干部(扩大)会议,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成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做好全面动员。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院处长助理,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校长朱瑞庭主持。副校长赵雷洪对2025年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冲刺阶段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他指出,各二级学院需在规定时间重点完成自评报告撰写、PPT汇报准备和访谈演练等工作,同时全面做好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指导、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的完善工作,积极营造审核评估的宣传与文化氛围等;相关职能处室做好审核评估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等牵头工作。他呼吁,在审核评估的冲刺阶段,全校上下要凝心聚力,确保工作推进有条不紊,为迎接专家评估做好充分准备。校党委书记杨伟人从“聚焦固本强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强化纪律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立德树人,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回顾了2024年以来学校党委的重点工作。针对学校下一步工作,杨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强化“四种意识”,以拓新强基共谋新发展。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协同意识和
2025.01.09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65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66
跳转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