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但这与基于高级情感的人类同性恋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同性恋分别有两种相关概念:
一、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或同性吸引,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为同性恋的两种种类,是指个体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现象。
二、同性性行为,是指非同性恋者和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现象。
性取向和性愉悦有关,但不等同于性行为。一个异性恋者可能会发生同性性行为,一个同性恋者也可能会发生异性性行为,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例如:一个异性恋者在长期缺乏异性的环境中,有较低几率会将同性幻想成异性发泄性欲;一个同性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和异性结婚,并被迫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性取向发生了转变或对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人们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愉悦。相反,当人们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会异常的痛苦、恶心或性愉悦不足。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取向完全不可靠,区分性取向、性愉悦和性行为是很重要的。
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取向并无优劣之分。关于性取向的产生有很多种理论,当今绝大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发表的一篇科学文献表明: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性取向无法改变。
许多研究人员早已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性恋有深厚的生物医学基础,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恋基因决定的,无法通过后天改变,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部分同性恋者在12岁时,就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同性恋者要在12岁-16岁的阶段继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并逐步确定下来,绝大部分同性恋者在20岁的时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同性恋者可能在40-50岁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
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同性恋者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因为异性恋在数量上占据碾压性的优势,同性恋者很难在周围充满异性恋者的环境下,像异性恋者一样从小认知自己的性取向。年幼的同性恋者充其量只会疑惑自己为什么不像周围人一样对异性感兴趣,但不会发觉自己是同性恋。这就是“后天同性恋”的由来,实际上这些“后天同性恋”只是过晚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者罢了。当然,前提是这些人从未对异性产生过爱情和性欲,否则就是过晚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双性恋者了。
跨性别者不属于同性恋
同性恋群体中有些人很异性化,要是TA们不说,甚至可能都看不出来TA们真实的生理性别。具体表现为:男性发型不定,喜欢化妆、穿女装;女性理男式发型、裹胸、穿男装。这些人是跨性别者,而不是同性恋。虽然同性恋者和这些跨性别者的爱慕对象皆为同性,但同性恋者没有性别认同障碍,他/她们认可,甚至喜爱自己的性别,不会用异性视角去和同性谈情说爱,不存在将形象装扮往异性靠拢的需求,也不存在想要变为异性和模仿异性的想法。
性别认同障碍是一个由心理学家和医生所定义的精神医学用语,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跨性别或异性装扮癖相关的情况。
世界精神病学会很明确的将跨性别者归类到了LGBT中的Transgender(跨性别)行列,在DSM-IV的诊断判定中也详细的介绍解释了跨性别的定义。但社会民众仍然会无意或故意的将跨性别、异装癖、异性化和同性恋划上等号或扯上关系,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的跨性别者本身也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自然会误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
异装癖和跨性别
有一类人不是跨性别者,但也喜欢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在穿着异装时会有性兴奋和性满足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异装癖。异装癖者和跨性别者是有区别的,跨性别者穿着异装时不会引起性兴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才穿着异装。
医学界普遍认为异装癖者绝大多数是异性恋,少数是双性恋,因为异装癖其实可以算作一种特殊性癖,当异装癖者身着异装时,就好像异性在自己身边或“拥抱”着自己,因此可引起性兴奋。而同性恋者对异性根本没有一丝半毫的兴趣和性趣,自然也不会有这种特殊癖好。
异性化者很受同性恋欢迎?
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还是根据各种调查统计来说,真正的同性恋者都对异性化者无感,甚至厌恶。因为同性恋者喜欢的是同性,让他/她们去喜欢一个异性化的同性,还不如去喜欢一个异性化的异性。许多同性恋者甚至比异性恋者更加厌恶异性化者,因为他/她们认为异性化者不爱惜自己的性别魅力。
同性恋者认为:自身的性别特征越明显,就越有魅力。为了吸引优秀的同性,他/她们首先会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来吸引对方,但没有同性恋者会喜欢往异性化发展。同性恋者不会对异性产生爱情和性欲,所以对异性的特征不会有好感,没有同性恋者会希望自己身上有异性特征,更加不会去喜欢异性特征明显的同性。
喜欢异性化者,恰恰证明他/她对异性潜意识的喜爱,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不一定喜欢异性化者,但喜欢异性化者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伪同性恋者。他/她们的潜意识是对异性有感觉的,可由于是潜意识,所以他/她们自身并不会发觉,也会坚定的声称自己是绝对的同性恋者。
同性恋中性别特征明显的人是双性恋?
有许多人认为:很有男人味的男同性恋者和很有女人味的女同性恋者多是双性恋,通常暗指男同性恋者中的1和女同性恋者中的P。并认为他/她们都很喜欢异性化者,并深信通过某种手段能让他/她们喜欢上异性,这个观点其实是建立在“性取向可改变”、“同性恋者=异性化”等观念的基础上而生的。但通过以上的论证,这两个观念并不正确,所以性别特征明显的同性恋者多为双性恋者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双性恋与同性恋
双性恋是一种对男女两性皆可产生爱情和性欲的性取向,为独立性取向,而不是同性恋的一个分支,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与同性交往中,他人和双性恋者也不能用gay、les、同性恋来形容双性恋者,1、0、0.5和T、P、H这种同性恋群体的内部划分,自然也和双性恋者无缘。
而同性恋者是只会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准确来说即“身心性别一致的人只喜欢身心性别一致的同性”,爱上一个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对方必须是同性,然后才有可能产生爱情。双性恋者对异性是有感觉和兴趣的,同性恋者是一丁点都没有,无论异性长相多么好,性格多么优秀,同性恋者都无感,这就是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最基本的区别。
具体到喜好的类型上面,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都是不同的,大多数双性恋者对异性、同性的偏好类型都和异性恋者差不多。同性恋者则喜欢性别特征很明显的同性,即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和很有女人味的女人。并且,有些双性恋者可能会喜欢异性化者,同性恋者却不会。
在角色分工上,同性恋者并非如人想象般扮演“夫妻”、“男女”角色,而是根据兴趣、能力来平等分担责任和义务,且并不喜欢角色扮演。而许多双性恋者,则多少会不自觉地把异性恋的那套代入到同性关系中,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和同性交往中,可能也会看到“男女”的影子。因此,如果对性取向稍微有点正确了解的话,是能很好区分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的。
同性恋与属性划分
男同性恋者中的1、0、0.5和女同性恋者中的T、P、H是同志圈里最常见的属性划分,通常解释为1、T是同性恋情侣里扮演男性的一方,0、P是扮演女性的一方,而0.5和H则是两者皆可的人。其实,100.5和TPH原本指的是性爱关系中的位置,而不是指形象性格上的区分,更不是玩异性恋情侣的角色扮演,这些称呼、划分最初也并非源自同性恋者本身。
和其他许多LGBT的别称一样,这些属性划分带有歧视性色彩,以性爱为源衍生的属性称呼,充斥着“同性恋者只有性”的想法。这种根据肉体来取昵称、做划分的行为,基本只出现在以猎奇、俯视的心态视角来研究实验体的时候,至少不是在平等看待同性恋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词汇。再者,同性恋者的性爱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时调换的。
至于根据角色进行属性划分的定义,则是在伪同性恋者逐步涌入同志圈后,才渐渐代替原有定义的。现今,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并不提倡同性恋之间划分属性,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任何属性划分都毫无意义。
同性恋群体中有很多异性化者? 有些人在观察了同性恋者的社交圈子后,会有一种疑问:同性恋群体里的异性化者为什么会这么多?难道同性恋者还不如跨性别者多吗?
异性化者如此高频的出现在同性恋群体里,其实是有原因的。除上述多种因素外,影视作品也在曲解同性恋者形象的工程里“帮了大忙”。有相当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刻意把同性恋者的形象刻画的很异性化,例如:男同性恋者手翘兰花指、身姿扭捏、着装花俏;女同性恋者身穿男装、形象男性化、举止粗鲁。这种刻画手法让人们对同性恋者产生了错误的刻板印象,也让跨性别者误会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制片人对同性恋者、LGBT不够了解,或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去了解同性恋者。例如:接触到了伪同性恋者、在同志圈(网络和现实中专属同性恋的社交圈子,包括社交平台、社交软件、酒吧等)里寻找演员或了解同性恋者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对同性恋者产生偏颇的印象和理解。
在这个缺少对性取向正确科普的社会里,连LGBT本身都有可能是性盲(不了解性取向的人),由此产生了大量错误定位自己性取向的人和跨性别者涌入同性恋群体中。虽然伪同性恋者的数量远远没有真正的同性恋者多,但却相当的集中、强势且高调、活跃,大有鸠占鹊巢的趋势。如果制片人本身就是个性盲又随意接触同志圈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跑偏,很容易拍出错误的作品。
除了影视作品外,各种五花八门且高产量的娱乐综艺、访谈纪录、科普文章等自媒体作品也会出现以上错误,并且往往因为对LGBT半吊子水桶的认知度,导致内容半真半假,反而更加具有迷惑性、散播性和危害性。伪同性恋者导致了错误的作品出产,错误的作品又导致了伪同性恋者的扩大,而伪同性恋者又十分的高调活跃,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只要想见,一抓一大把。真正的同性恋者却很容易被当做哥们、闺蜜,根本看不出来,且绝大多数又不混满是伪同性恋者的圈子,因此很难见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同性恋群体里有很多异性化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