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记创校校长黄清云教授

人物简历

黄清云,创校校长,学校终身名誉校长。19391月生,上海市人,本科学历,教授,第十、十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1961年至1992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1992年至2000年,上海电视大学校长。2000年至2010年,上海建桥学院校长兼党委书记。199812月受聘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职业教育杰出院(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曾被聘任为教育部远程开放教育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等。在国内外相关专业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在建桥校园,经常能遇见鹤发童颜的创校校长黄清云教授,他虽已愈八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思维敏捷,从他那挺拔的身形上,还能看出当年上海市高校系统大学生击剑冠军的英姿。回想创校十年的诸多往事,就像昨日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黄清云出身于教育世家。他之所以穷尽毕业精力于教育,而且所从事的,又是在一般人眼里有点“另类”的教育,似乎是一种“命数”——父亲好好地当着律师,却突然心血来潮办起一所私立学校;1957年考大学时,黄清云填报了十几个志愿,最后收到的却是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同学或留校、或到中学当教师,他却被分配去搞业余教育。也许正是所谓“命数”的不可逆性,或者说是种种巧合,才让他与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民办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之书翻到了1999年。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视大学校长任上一晃40多年过去,黄清云已到了退休年龄。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本来是该踩“刹车”的,他却踩上了“油门”——浙江温州有位民营企业家准备在上海创办一所民办高校,叫“上海建桥学院”,找上门来请他任校长,于是他又“驾”起建桥这辆“车”,驰上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快车道”。

黄清云清晰记得第一次与周星增董事长见面的情形。那是初秋的一个上午,天朗气清,周星增穿着笔挺的深色西服,来到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办公室找他。当时,黄清云虽已过了退休年龄8个月,但实际上还在主持着电大的工作。他是上海市教委推荐给周星增的校长人选之一。

第一次见面,两人谈了将近2小时。周星增谈了他的抱负、他的思路,他到上海投资办学的目标和计划,邀请黄清云出任校长。这场谈话让黄清云产生了两种感觉:一个感觉是,周星增的教育背景、儒商气质,以及从他身上体现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温州精神,让人相信他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是一定能够做成功的;另一个感觉是,黄清云长期在公办教育领域工作,虽知民办教育激流奔腾,却不曾涉足试水,合作预期是好的,但也充满挑战性。因当时还在电大校长任上,所以黄清云没有答应。

一个多月后,1999年的1021日,黄清云应邀出席建桥学院的奠基典礼。在当时的上海,还没有上级未批准办学就先动工建校舍的先例,也没有哪一所民办学校拥有建桥那样大的占地面积,这种纯粹用民间资本办学的举动,很有“开先河”的意义。这天的奠基典礼上,教育界来了不少人,办得很隆重,他体会到了温州人的精神、气魄和效率。20001月,周星增又一次登门相邀。黄清云经征求教委领导意见后,正式答应出任建桥创校校长。

 

 

上任不久,黄清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他给了周星增两个建议,为学校日后发展确立了一条符合建桥实际的轨道;另一件是,着手搭建教学、管理班子,明确专业设置和师资招聘的原则。

周星增到上海投资办学,最初的方案有两套。一个是挂靠知名高校,一个是自起炉灶。不少人都倾向于挂靠方案,招生、教学不用愁,风险小(当时,建桥已与某名校签署了合作协议)。黄清云的建议是自起炉灶。这样做,有风险,但既然“把民办高等教育当作事业来做”已成为共识,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所谓风险,无非就是没有名校光环,竞争处于弱势地位。但与挂靠名校兴办独立学院的游戏规则相比,譬如每年均需抽出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上缴母校,其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也同样不可测。加上当时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暖风频吹,建桥学院也完全具备独立办学的实力,干脆自起炉灶。

第二个建议,为办本科作准备。黄清云认为,虽说当时规定独立办学的民办学校不能办本科,但建桥要想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一个全盘考虑。譬如,当时征得的205亩地,对于一所本科院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征地。

黄清云的这些想法,其实周星增也都想到了,只不过还在“两难”中犹豫。他的建议更坚定了周星增的决策方向,两人一拍即合,周星增立即停止了对名校独立学院的筹备。但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周星增有位投资伙伴,看到董事长作出独立建校的决定,怀疑这样做行不通,便抽走了资金。周星增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路我们一直要走下去!”

接下来要做的,是迅速建校舍,搭班子,配师资,以及各种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的准备。要知道,20002月到任的黄清云,要做到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留给他的时间只有6个月。

这是何等紧张的6个月,这是何等精彩的6个月!这6个月,学校从一无所有开始,做成了通常要几年才能完成的事。最初一批建桥人,在这6个月中表现出的一种创业精神,直到今天,还激励着后来人奋起直追,成为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办初期,困扰黄清云的具体问题不少,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师资建设问题,一个是办学经费问题。

搭建班子,黄清云的选人标准三条,一要有造诣,二要有影响,三要有人脉。所谓的“人脉”就是社会资源,民办学校需要开放办学,充分引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办学。于是乎,郑朝科、汪燮华、袁鹤娟等专家于筹备期应邀到任,稍后,陈炳权、王曾纬、赵财福、高莲娣、董景寰、王吉亮等教授也先后被聘到校,出任系主任或专业主任。同时,教务处、学生处、办公室也先后组建。经市教委专家委员会评估并全票通过,2000428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建桥学院筹建。618日,学校登报公开招聘各专业师资。

组建师资队伍,黄清云的意见是,除了聘用刚从各高校退休下来的教授和年轻研究生,以及企业退下来的技术骨干、高层次人才组成专职教师队伍外,还要聘用一批正在其他高校任教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兼职队伍。在组建“专兼结合(年龄放宽)、老中青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同时,他还特别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作用,明确强调办学既需要高水平的学科教师,还需要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导师。后来实践证明,这条方针是符合民办高校实际情况的。在一大批视“发挥余热”为“奉献自我”的老领导、老教授们的带领、感召下,“把民办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也成了这支队伍共同的信念。

出任校长前,尽管有周星增一句话“五年不要回报”的承诺给了黄清云一颗“定心丸”,但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在建桥,黄清云经常对出资方的诸多董事们说,办学校是不能光想着赚钱的,更不可能出现有些人想象的那种“暴利”,办学校就是做事业,唯有把它当作事业做,再多的困难都能克服。长期的合作,彼此的信任,黄清云和周星增达成了一个共识:必须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鲜明地亮出学校“公益性”旗帜,这是举办者价值取向的体现!

 

黄清云刚上任时,有位同事对他说,“您是创校校长,任何事情您想做就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多少道出了“开先河”的含义。黄清云的回答是八个字“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他解释了这八个字的两层意思:第一,决策是责任,这不是“想做就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问题,其中更多地体现着一种责任,而且必须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去做,要对学生负责;第二,决策是很慎重的,教育的效果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检验的,往往要过20年、30年才能真正来评价当初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第三,决策不是一个人的事,重大事情还是要发扬民主,依靠班子、依靠全体教职工集体决策。

这些“开先河”的工作包括成立学校党委。

黄清云认为,不论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是谁,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这个大方向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没什么两样,这是不能动摇,不能含糊的。

虽然大方向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一开展就碰到了新问题。学校初建,教职工党员中把组织关系转至学校的有近50名,按规定可以成立党总支,但这个党总支挂靠哪一级党组织就成了问题。学校地处浦东康桥镇,镇党委找上门来联系,但黄清云觉得不妥。从工作性质上看,镇党委不可能对高校工作进行指导;从党建性质上看,镇党委指导高校党建也有其局限性。毕竟是一所高校,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高校党的工作有其特殊规律,高校党组织挂在地方基层党委并不是很恰当。经请示市教育党委领导,建桥党总支于2001228日成立,黄清云任总支书记,挂靠在上海电视大学党委。这在当时也是创新之举。后来,中共上海市民办高校工作委员会成立,建桥是第一个经市教育党委批准同意,按规定程序建立党委的民办高校,黄清云担任了首任党委书记。此后,在董事会的持续支持下,党组织在学校发展壮大过程中,创新发挥了政治核心、保障监督、推动促进、服务协调等积极作用。

 

 

扎扎实实抓建设,认认真真搞改革,兢兢业业谋发展,在黄清云的带领下,学校在办学初期就确立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并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的质量方针。

“以人为本”,强调了“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 “德育为先”,突出了德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但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黄清云每学期都亲自给全校学生上一堂思想政治课;“依法治校”,重视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根据民办特点不断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依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格管理”体现在学校推行科学严谨的管理风格¼¼16字方针集中体现了黄清云对质量管理的总思路、总要求。这个质量方针一直沿用至今,长期指导着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可见当时制定时的理念是比较超前的。

在此方针指引下,学校一路上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建校第一年,2000年前后,当时政府规定刚举办的新学校不能独立办学,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实行学历文凭考试的制度,十门左右的主课要参加市里组织的统考,首届建桥学生第一学期参加市里的统考,合格率全市第一;另外,无论是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还是参加全市新升本高校高等数学统考,建桥均名列前茅;2005年,学校顺利升格本科;承担了国家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任务;2007年,成为上海首批挂牌的技师学院;市辅导员培训基地落户建桥、成功创建市文明单位、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民办大学十强”行列……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有共性,这是黄清云敢于投身民办教育接受新挑战的底气。但民办高校又有特殊性与优势。民办高校资源少,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积淀浅,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偏见多,凭什么能与公办高校竞争,开创自己的一方新天地呢?民办高校的优势又是什么呢?怎样充分发挥民办优势,扬长避短,保证质量,办出特色?¼¼这些是黄清云多年来始终思考、不断探索的大命题。时至今日,他回顾总结,建桥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在于充分发挥了民办体制机制优势——

建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全面负责制。当时政府规定,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桥则多了两个字“全面”,合作伊始,周星增就表态,董事会只管三件事:一、任命校长,副校长由校长提名,董事会同意;二、每年两次董事会,校长向董事会作述职报告,讨论决定学校经费,预算通过即由学校使用;三、重大合作办学必须通过董事会。周星增给予校长自主办学权,是充分信任、充分放手的,让黄清云完全可以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还渗透在办学各个层面,如,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引进教师、吸引考生。在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等方面,类似事例也俯拾皆是,黄清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20032004年间,建桥建了校舍15万平方米,花了3个亿,与此同时,某公办高校松江校区也建了15万平方米,花了6个亿,在民办高校,办事成本普遍要比公办高校低得多,显现了效率快、效益高的特点;第二件事,20017月某一天,黄清云想了解学生期末复习情况来到学生宿舍。当时宿舍没装空调,热气腾腾的,学生们在地上铺了席子,赤膊学习。于是,黄清云向周星增及财务总监郑祥展提议,能否改善一下学生的学习条件?宿舍里装空调。周星增、郑祥展当即同意,一个暑假即全部安装完成。当时上海公、民办高校都没有学生宿舍装空调的。如果这事放在公办高校,从申报到批复需经过一道道复杂繁琐冗长的流程。

 

2010年秋,建桥举办了隆重的十周年校庆典礼,黄清云也卸任校长一职,担任学校副董事长,参与校内高层决策事务,及应邀出席校外诸多社会活动,他依然十分忙碌。在诸多光环与荣誉中,黄校长特别看重“上海市劳动模范”这个称号。他说,“因为劳动能够创造财富,所以劳动是伟大的;因为教师的劳动在于培养人才,所以教师的劳动是伟大的;因为人才是所有财富的源泉,所以教师的劳动更加伟大。我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高校校长,从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做到民办教育漫长近60年的劳动,还有什么比这个荣誉更让人满足和珍惜的呢?”(何羽整理)


发布时间: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