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时报]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
2018-01-24
来源:联合时报 作者:谢臻 潘良蕾 刘毅 马赛 黄铮 刘子烨 戚尔达 冯晓淑 王文佳
链接地址:http://www.shmg.org.cn/node90/node91/node359/n2879/n2893/n2894/u1ai19602.html
1月23日下午,陈芳源委员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1月23日下午,蒋建华委员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1月23日上午,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列席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下午,市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在这份报告中,经济账本有“质感”、民生指标有“温度”,撸起袖子抓改革,充分彰显了上海未来发展的精气神。
肩负责任与使命,满怀憧憬和希冀,委员们为上海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提高站位: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提高站位,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需要以服务大局的眼光,引领区域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蒋怀宇(经济界):实现长三角航空资源共享
上海要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建设与城市地位匹配的航空枢纽,这就要更充分利用长三角优势,实现航空、机场、客户等资源统筹。目前,上海浦东、虹桥两机场年吞吐量1.1亿人次,早已饱和。如果能实现长三角地区统筹,上海机场的溢出部分就能分流到南通、嘉兴、宁波等地承载,通用航空、公务机、物流专机等就能打开扩容新空间。此外,上海着力发展的大型民用飞机制造产业也受到航空资源的制约,如果能与长三角共融发展,对产业发展将是极大利好。
陈红专(民盟):着力培养未来建设者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建设,最重要是参与建设的人本身要具有高水准,这必然要求上海高校要以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去培养未来的建设者。教学相长,其关键是在教师。我建议各高校要制定相应激励政策,推动教师在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方面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导学生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世界。
王磊(总工会):走在零售模式创新前沿地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的品牌,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需要企业跟上时代潮流,做好线下、线上的零售创新,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适时出台具有引领性和引导性的政策,推动新兴商业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商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上海走在商业零售模式创新的前沿地带。
董波(民革):紧抓机遇打造上海红色文化品牌
报告用很大篇幅谈到了市政府今后五年要做的工作,明确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个宏伟目标。关于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建设,以前一直强调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现在要紧抓中共建党100周年的机遇,打造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同时可专题研讨如何做好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两者不能简单割裂。
谈兵(民建):对自己的不足要有清醒的认识
上海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自己和自己比非常好。但昨天一位深圳的朋友跟我说:如果深圳有地的话,早就超过上海了。没错,上海的建设用地规模差不多是深圳的三倍。如果比较单位面积产出的话,深圳则远远领先于上海,算人均产值也是一样。对此,我们自己应有清醒的认识。
创新发展:
上海已到新一轮制度创新关口
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带动观念、制度、模式、管理等全面创新,厘清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关系,积极探索各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实践。委员认为,上海创新发展的步伐可以大些、再大些
万大宁(中共):从制度供给中寻求创新动力
创新是全社会热议话题,创新应有实质内容、明确要求,以体现对公共利益的满足、体现对工作要求的落实。我认为,要体现在稳定性、多样性、高效性、可竞争性、道德性五个方面。落实创新要求,当前特别要注重从制度供给中寻求动力,厘清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关系。
唐石青(九三学社):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有待提高
2018年,上海科技研发投入预计占GDP的3.8%,约有1000多亿元,感觉还不够。如果拿这个数字和北京、深圳对比,就更不占优势了。政府投入当然是很重要的一块,但我们更希望看到,政府能引导更多社会资金的参与,以契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建设。
沈钦华(科技界):要“一马当先”,更要“千军万马”
我的企业是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最近有周边城市来“招商引资”,给出的政策非常诱人——给地给房,都先不要钱,等几年后有利润了再还。这样的政策,让我们很心动。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上海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不能太落后。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种偏向:不能仅仅只关注“一马当先”的高精尖大企业,更要看到“千军万马”的中小企业。
吴乾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们要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互联网时代,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不能只靠政府单打独斗,更需要多方参与。而当今一些社会治理的模式,依然沿用传统模式,比较陈旧,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这就倒逼我们要有所创新,在治理城市顽症方面,要更多采取法治化、市场化的手段和路径。
闵洁(科技界):培育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
在建设科创中心时,除了要出人才、出成果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这一问题应纳入文化教育或科技创新领域通盘考虑,包括科普类设施建设、青少年的教育等方面。培育全民的科学素养,让城市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才能为更多地“出科技人才”提供沃土。
改革开放: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
上海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委员为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诤言、谋良策、出实招
蒋颖(经济界):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中,上海应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围绕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打破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从“监管者”转变为“服务者”。加强政府和企业双方的人员往来,让政府及时掌握企业现状和困难需求,使企业了解政府的运作规范、服务体系和办事流程,从而全面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可考虑建立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企业的常态化机制,更好地协调解决企业诉求。
方怀瑾(经济界):要做好制度供给的改革
上海未来发展,关键是要做好制度供给的改革。制度改革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推进剂,缩短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落地的进程。目前还有不少项目审批程序繁琐,阻滞经济发展。此外,制度改革要成为城市管理的安全阀,促使责任机制到位。
朱成钢(在沪全国政协委员):
推广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
目前,上海的营商环境有几个变化: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通过推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式实现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二是在行政审批方面,各区均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通过一口受理、集中办理、减少办理时限等方式为市场准入提供了便利化服务;三是推广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但我们要对上海营商成本过高的现状有清醒认识,建议停止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陆敬波(总工会):优化营商环境重在法治
上海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过程中,应完善职工权益保障,把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尊重并严格执行现行制度,鼓励并大力增加制度供给,关注并平衡把握舆论导向,使法治成为“上海制度竞争力的核心标志”。
朱瑞庭(教育界):推动政府职能再造
上海改善营商环境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现在政府各部门都在努力做好“店小二”,帮助企业尽量缩短审批流程,减少来回次数。但“店小二”权限有限,改善营商环境关键在“店老板”——各级决策层。希望未来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能推动全市性政府职能再造工作,形成一套全新的审、报、管流程。
人才为先:
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上海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的关键支撑,在全球城市竞合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委员建议,上海应在新时代坐标中重视、定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打造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章桃旭(侨联):定期发布人才指数
上海可以收集各类人才资源,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人才平台。通过构建人才大数据体系,开发人才注册储备、资质评估、专项培训、推荐交流等功能,定期发布人才指数,监测人才流向。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国际人才论坛、高端人才论坛,和国际知名大学、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进行联盟,建立国际人才大联盟。
张劲松(特邀):蓝领人才流失严重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人才引进陷入一种怪圈。就拿制造业来说,有时所谓的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蓝领人才却留不住。有些企业告诉我,他们因为蓝领人才流失严重,只能到上海周边城市去挖人。上海在留住蓝领人才方面,无论在环境上,还是在政策上,与周边省市相比,仍有较高提升空间。
龚新高(致公党):引进人才不应有偏颇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引进海外人才。诚然,过去不少海外人才回到祖国后,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现在,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培养科技教育人才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本土人才也非常优秀。将来,我们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管是“海归”还是“土著”,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大力引进,不应有所偏颇。
高鼎国(青联):当心出现人才断层
“上海制造”要发展、要突破,就需要大量的专才,所以现在要重视起来,不要形成断层。目前,上海获得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权利,它对现代教育制度建设、对青年人的未来选择、对制造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希望,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都能有自己的空间和机会,能够更加平衡地发展。
王瑞(文化艺术界):培养专职艺术创作人才
上海历来是中国文化重镇,文化人才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从2017年北京和上海相关文化投入和文化从业人数等数据对比上看,上海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建议加强专职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在文化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完善有助于让剧团、院校等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以此增强文化原创力和产出力,实现上海的文化品格——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出模式。
朱同玉(医药卫生界):要考虑怎样留住人才
发展的后劲要靠人才。现在很多兄弟省市都来上海挖人,若继续这样挖下去,就要被挖空了。我有几个同学都去了别的省市,因为他们给的科研启动费是上海的十倍,而当地房价却是上海的几分之一,就医、就学待遇也不错。怎样留住人才,值得我们思考研究。
民生为本:
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善民生并非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重要的增长点、动力源。过去五年,上海的民生成绩单,蕴含着广大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如何用实际行动更好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委员们给出自己的建议
裘索(妇联):大力度推出惠民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改善民生的各种政策,这也是上海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上海正在逐步补齐民生短板。下一步,上海还要继续注重养老、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惠民措施建设,缓解上海老龄化问题和超大城市的出行问题,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施华君(科技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提出要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事项网上协同办理,切实让群众和企业在网上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越来越便捷,但还是会不时听到群众对“环节多、材料多、往返多”的抱怨。希望今后政府能以人民群众的诉求为导向,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提高政府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政府让人民满意、以人为本的执政追求。
朱向阳(科技界):民生工程不只是“衣食住行”
上海的民生工程不应该只是“衣食住行”。政府工作报告在有关民生问题的表述中,几乎都是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内容,而有关健身步道等公共设施建设,却放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块。目前,上海的体育公共设施仍无法很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还有公共绿地的建设也远远不够,这些关系到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希望在上海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福利,有更多的获得感。
臧熹(共青团):“无障碍环境”尚不尽如人意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不仅是针对残疾人的,更是面向每一位有无障碍需求的人。上海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在国家提出了建设“无障碍环境”的要求,这个概念远大于无障碍设施,它包括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区。希望今后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能跟上脚步。
庄峻斐(台盟):切实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
政府应进一步关注惠及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在老旧城区的改造中,如何既做好优秀历史风貌保护,又能切实改善居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借鉴兄弟省市经验,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各项办理事项的全流程网络管理,使企业、居民在办事过程中更规范、更有效率、更得益。
姜逸青(无党派):开展上海文化普查
上海强调要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我感觉十分精准,这三种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上海有不少隐性的、有价值的名人故居尚未被发现,建议以政府为主体,邀请高校、民间团体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开展普查“上海文化三大要素”工作。
守好底线:
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守护城市安全底线
安全是上海城市建设管理运行中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须臾不能放松。安全问题集中反映了城市综合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委员们就此建言献策
吴青峰(科技界):防范互联网金融诈骗
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段多样化、复杂化,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如不及时管控,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损害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诈骗,一要注重源头防范。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公民信息保护机制。二要健全一体化防控体系。加强职能部门动态监管,加大日常排查力度,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严密的社会防控网络。三要加强风险教育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引导金融消费者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
何品伟(特邀):最大限度避免社会风险
上海的发展面临挑战和风险,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地区发展的竞争,都会对上海的发展产生影响和压力。政府工作报告对这方面也做了表述,给出应对措施。我认为要特别重视:一是人才。没有人才,无法实现上海发展目标。二是底线。城市运营安全、民生福利的底线都不能破。要补短板,更要保底线,否则就会影响上海的发展目标。政府的政策要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才能最大限度为社会接受,最大限度达到政策所诉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风险。
郑慧琼(妇联):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目前,水质、废水源、废气源和空气等基本情况,公众可在“中国水污染地图”中查询,土壤污染数据却没有可供查询的途径和平台。尤其是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农田土壤环境,公众要查阅这些数据很困难,也无法形成市民广泛参与并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建议建立一个多维立体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通过对各区域的土壤、水和空气环境现状及历史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各区域“量身定制”环保措施,也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